7分鐘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修課回顧
這篇可能會充滿不少(對自己的)抱怨,請斟酌觀看
另外我也會把課堂評價(甜涼度)也寫進去,不過等第占比還沒出來所以之後可能還會微調。
前言
總共選了20學分,然而實際Loading偏低,變得這學期不知道在幹嘛,整個選課大失敗,如果能重來我的課表應該會差很多。
以下排序依據我在epo上面的排序。
體適能(一)
- 授課老師:王翊澤
- 課號/班次:PE2003/I7
- 專項體育,1學分
- 甜度:10/10
- 涼度:9/10
- 個人成績:A+
選了一個跟上學期健康體適能同個老師的課,甚至是跟系上幾個人團報。大多數的課堂會是做一些體適能(通常是不太會累的),包含但不限於使用瑜珈球、瑜珈墊。另外學期初會分成5組,之後會有其中一周會要給其他組帶活動,評分主要看出席還有帶活動,A+率頗高。
整體來說我覺得是有趣但是就相對沒那麼有體育課的感覺,可能之後會想修其他種課,另外本系大一八個人,有三個人跟四個人分別分到同一組,試問這機率多大?
英文二
- 授課老師:傅友祥
- 課號/班次:FL1004/12
- 英外文,3學分
- 甜度:7/10
- 涼度:7.5/10
- 個人成績:A
跟上學期差不多,交三份關於文章的summary跟一次團體報告,但這學期的文章是四篇短篇小說跟四篇case study,最後一節課會有課堂討論(因為我們是最後一組所以幾乎都沒被問到就下課了),期末沒有考試但要交一分四頁的期末報告,甚至會有派對跟一堆吃的(?。A+不好拿,但大多數都有給到A。
上學期組員是抽的,但這學期組員是學期初自己找的,溝通和工作分配上簡單不少。另外chatGPT真的對這堂課的報告幫助頗大,對總之是一堂蠻重課堂討論的課,不過比起其他英外文課上課氛圍相當輕鬆,然後大推助教!期末甚至還有同學自主辦謝師宴。
戲曲後花園
- 授課老師:鍾幸玲
- 課號:Thea1104
- 純通識A1,2學分
- 甜度:10/10
- 涼度:9.5/10
- 個人成績:A+
台大相當出名的甜涼通識,主要就介紹戲曲的不同組成元素。每堂課會有個主題,有時候會請外校講師來講。課堂中會有需要實際體驗的部分,之後會出當天要完成的簡單作業,大致上是重現課堂上的表演,並且大多數要找四人一組。期中會要求去看一場戲,並寫心得,期末也會要求四人一組拍期末報告影片,內容還蠻自由的,跟課堂有關且不要超時就好。
這堂課主要就是找組員的部分需要一點社牛,不過這部分都給系上另一位同學處理了(X)。看到其他組的期末報告影片令人驚艷,其實有點嚇到。不過這堂課是在微積分助教課前,所以我常常在這堂課讀小考或寫其他的作業。
微積分3、4
- 授課老師:余正道
- 課號/班次:MATH4008/01、MATH4009/01
- 系定必修,各2學分
- 甜度:3/10
- 涼度:3/10
- 個人成績:A/B
原本在蔡雅如班,結果雅如宣布要課堂上回答問題且會算分,就覺得該跑了,但是跑去哪呢?剩下的是蔡國榮和余正道的般,前者滿了,寄信想加簽但沒被回,所以用三類加選跑去後者,後來發現第一堂課國榮班來加簽的全簽,後悔莫及,如果能重來一定相信國榮。
簡單來分析一下三個班的差異,甜涼跟教學效果是個人評價:
授課老師 | 教學方式 | 作業 | 甜度排名 | 涼度排名 | 教學效果排名 | 備註 |
---|---|---|---|---|---|---|
蔡雅如 | 中文、平板授課,有錄影,帶題目為主,要上課搶答 | 每章節約5題,線上繳交 | 2 | 3 | 2 | 作業/學習單有寫都會給滿 |
蔡國榮 | 英文、平板授課,有錄影,自編講義,帶題目為主 | 每周約6題,線上繳交 | 1 | 1 | 1 | 不是每份作業都要交,有寫完有分 |
余正道 | 中文、板書,沒有錄影,證明為主 | 每章節約2題,用紙本繳交 | 3 | 2 | 3 | 作業/學習單有給分標準 |
微3的時候都還好,第二次小考拿了8次裡面唯一一次滿分,期考考得中規中矩,拿了A,但微4兩次小考直接炸開,還好靠著期考起飛(但也沒多高,說起來我四次期考都考差不多的分數,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甚至只有6分),拿了B。微4的時候甚至是看雅如影片,寫正道的作業算分,寫國榮的作業練習。後來發現國榮班的作業助益頗大,期考也算是被這個救。
普通物理學甲下
- 授課老師:呂榮祥
- 課號/班次:Phys1007/16
- 系定自然科必修(兼通識A7*),3學分
- 甜度:6/10
- 涼度:7/10
- 個人成績:A-
這學期主要在電磁學和近代物理,出了11次作業,每次大概4-6題,佔40%,期中期末各佔30%。
上學期靠高中物理還能撐,這學期直接倒了,尤其是期末直接完全不懂。期中期末都考了平均分,並且在期末考和作業量強烈感受到單雙班普物的差異,但這也沒什麼好說的,要怪就怪我上學期沒去加簽吧。不過如果重來我可能會改選普物乙+普化丙吧。
森林醫學點線面
- 授課老師:蘇大成
- 課號:Med1015
- 純通識A8,2學分
- 甜度:9.5/10
- 涼度:9/10
- 個人成績:A+
主要在講關於森林還有森林跟醫學的連結,會請不同老師來上課。每次都用zuvio點名但沒開定位(曾經在課堂上實體抽點過一兩次),並且下課後會有小考題,基本上簡報都找得到答案,另外有30%的期末報告,找期中一堂課的主題並延伸,有交就有一定的分數。
其實上課我都沒什麼在聽,也都在做其他事,點名基本上都有點到,小考有答錯一題但似乎影響不大,期末報告從探討交通汙染寫著寫著就寫成了查各個風景區要怎麼去,不過報告得分蠻高的。
臺灣農業政策與新知
- 授課老師:沈原民
- 課號:MSPM5027
- 純通識A58,2學分
- 甜度:9/10
- 涼度:8.5/10
- 個人成績:A+
內容就跟課名一樣,出席、課堂參與、期中報告、活動報告各佔25%。前兩者主要透過在cool上寫簡短課堂心得或提問來評分,期中要找個主題談討,期末則是要找相關的活動並寫報告。貌似是其他沒出問題並有上台分享(甚至因為人太多最後錄影片就可以)就會拿A+,其中有一周還跑去立法院參訪。
這是這整個學期修的課中最不明所以的課,修得很空虛,除了能參訪立法院之外沒學到什麼東西,不過之後這堂課還會不會開其實也不確定。總之如果想在通識課學一些東西那還是不要來,但很甜涼倒是真的。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 授課老師:林軒田、蔡欣穆
- 課號:CSIE1212
- 系定大一下必修,3學分
- 甜度:4/10
- 涼度:2/10
- 個人成績:A+
前半學期是林軒田老師上課,實體上課,課堂後會有cool上的測驗,後半學期是蔡欣穆老師上課,採翻轉課堂,要先看影片,上課會給同學提問並回答一些問題,並且有三次活動:kahoot、分組coding活動、大地遊戲。作業共5次(含HW0)佔40%,活動參與20%(包含所有cool上的quiz及三次活動,給分標準不清楚,有項目被扣一些但20分還是全拿),期中期末各20%,等第不照台大的標準,主要是切百分比再微調,尤其是A+等第線很高(今年是95)
作業是出名的多,有一定的難度,大多是抱團寫,其中程式題手寫題約各一半。程式題的部分有一題甚至被不少人用不同方式假解過,整體來說寫起來並不是很難但偏煩躁,手寫作業有些是寫算法,有些是數學證明,有幾題特別難,其他都還好。另外Btree和RBtree我覺得實用度較低,可能可以改教別的。
期中考考得偏簡單,幾乎拿滿,我也蠻意外的,自此就開始我的拿A+奮鬥之旅。期末就考得沒那麼好了,不過最後學期總分96.66算是有點嚇到。
總結
其實挺後悔這學期選課的,最初的目的是選一些甜涼課,專心在微積分和普物上來救GPA,但這樣才剛好壓線4。這也包含我發現有些科目砸非常多時間並沒有太多的提升,不如拿去學其他的。 一些後悔的點還有沒有去選NASA和ML還有沒簽到離散數學。原本是想說去修電機系的ML(但會衝堂這學期選不了),但後來覺得其實在系上的ML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並且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不甜,使得現在整個進度都往後一年了。
過這學期我的感想是修水課救GPA其實效果不大,幾乎沒學到太多新東西,這也包含我的能力是有上限的,某些科目再努力最多就那樣,也不該花太多時間給原本就會的東西,應該把時間用在學有意義的科目上。
下學期來爆修學分好了,體驗看看我另一個方面的極限,GPA就不要那麼重視吧。
修20學分,通識6學分,必修13學分,體育1學分,GPA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