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偷偷寫在這裡我猜會點進來看的人應該很少吧。 這篇紀錄的是從臺北經東部到新左營的部分

緣起

忘記在哪天從一個地方看到說區間車可以一天環島,試著排過之後發現根本不可行,至少要兩天。

後來去年(2022)的時候有試過從新左營一路搭區間車到臺北,後來就有那要不要用區間車環島之類的,之前在Youtube有看過包含莒光號的,這次想試試純區間車。

查了查班表看要怎麼達成,這次的班表是2023/04大改之後的,排這個班表首先當然要從區間車班次最少的南迴排起,不過在2022/12的改點南迴內站站停就只剩下順行莒光722、區間快3038;逆行區間快3001/莒光727。基於不坐莒光號的原則只剩下那兩班區間快可以選擇,但是3001是05:53潮州發車,變成是一定要前一天在潮州休息,所以改成利用順行的3038,並搭配這班去排其他區間。

另外這次排班有幾個重點就是想進蘇澳盲腸段(基隆盲腸段之前去過了),在4月的改點多了一班4019,雖然是區間快但方便我從蘇澳往返蘇澳新以接續後續班次,還有走海線(山線去年新左營-臺北的時候經過過了)。另外新馬站這次正在工程沒能經過有些可惜。並想要在沒去過的區間每站都停靠,在之前站站停過的區間改成搭區間快,像是新左營-彰化。

支線的部分這次有排進內灣/六家線,平溪/深澳線在這之前一天去踏訪過了,沙崙線2020去過,集集線目前後半中斷所以沒去,成追線因為班次銜接不易就沒去。另外彰化-新竹的路段是前幾天才決定車次,新竹-臺北甚至是當天才決定的。第一天車次如下(補充個:第二位是0的車次代表這班是區間快,尾數偶數是順行,奇數是逆行)。

起站 發車時間 車次 終站 抵達時間
臺北 06:17 4138 蘇澳 09:19
蘇澳 09:57 4019 蘇澳新 10:01
蘇澳新 10:10 4146 花蓮 11:55
花蓮 13:13 4534 臺東 16:37
臺東 17:00 3038 枋寮 18:49
枋寮 19:10 3338 潮州 19:46
潮州 19:52 3272 新左營 20:55

票的部分台鐵有對學生提供TRPass學生版,五日券只要599,不過僅限暑假期間使用且僅能搭乘區間/區間快/莒光站票,詳細規定請看台鐵官網

啟程

(6/20)早上大概四點半從公館的住處出發,因為早上也沒什麼大眾運輸,又要在06:17趕到臺北車站,所以最適合的移動方式就是租共享機車,結果因為太久沒騎多浪費了不少時間,明明十分鐘的車程最後租車時間是21分鐘,63元。

很少能在這麼早的時間搭車,因此也特別記錄到兩班很早就發的車。

環島觀光列車1次,臺北逆時針環島一圈,這個檔期是迪士尼主題,訂票要去找易遊網

環島觀光列車1次,臺北逆時針環島一圈,這個檔期是迪士尼主題,訂票要去找易遊網

原本臺中-臺東的377次這次改點改由七堵發車,讓早上西部南下多了個選擇

原本臺中-臺東的377次這次改點改由七堵發車,讓早上西部南下多了個選擇

臺北-蘇澳 4138次

4138次(中壢-蘇澳)的車型是EMU700,不過這次旅途沒特別記編組

4138次(中壢-蘇澳)的車型是EMU700,不過這次旅途沒特別記編組

踏上這班車開始這次的旅程。4138次在臺北待避太魯閣402,停靠10分鐘,所以這班車06:07就來了。另外臺北-福隆段是之前就每站都停過的段,所以沒有特別紀錄。於是開始滑手機玩遊戲,玩到後面才發現手機電量沒辦法這樣用來撐過整天,加上行充線忘記帶,才意識到不能這麼頻繁用手機,後面就開始找電源充電之旅。

鑽出草嶺隧道便是太平洋了,尤其是石城=外澳路段是直面太平洋的海景,還可以看到龜山島。

攝於大里-大溪間,龜山島及奇怪的鳥

攝於大里-大溪間,龜山島及奇怪的鳥

臺北捷運同名不同地站1-頂埔

臺北捷運同名不同地站1-頂埔

在宜蘭站待避408次(樹林-臺東)

工程中的新馬站

工程中的新馬站

蘇澳

略顯冷清的蘇澳站

略顯冷清的蘇澳站

北迴鐵路沒通車前這裡曾是大站,但北迴鐵路通車加上蘇澳人口外移,這裡漸漸變得冷清。

之前跨年時有到過蘇澳,當時也沒有逛到很多東西,倒是去看了轉車盤。

原本是規劃在蘇澳吃早餐,但發現有特色的早餐店沒開,才改在臺北吃。

之後去繞了繞蘇澳冷泉結果泡腳池都沒水,之後繞回去蘇澳車站幫手機充電。

蘇澳-蘇澳新 4019次

4019次(蘇澳-樹林),EMU800

4019次(蘇澳-樹林),EMU800

改點的時候多了這班,不然原本在排的時候還想說怎麼從蘇澳接回蘇澳新,甚至發現走路要46分鐘,還好有這班車。

在蘇澳新站只有9分鐘的轉乘時間,那時候還擔心誤點,不過這班跟接下來的4146有安排平行轉乘,所以沒這問題。

蘇澳新-花蓮 4146次

4019次(宜蘭-花蓮),EMU500

4019次(宜蘭-花蓮),EMU500

進到了這輩子可能永遠是通過的北迴線區間,有多紀錄一些照片。

這個區間的區間車單向一天大概8班次,而且這一段待避的需求高很多(後面比較沒有對待避做紀錄),這班在這區間待避了3次,如果是假日甚至是4次。

攝於蘇澳新-永樂間,蘇花改蘇澳東澳段

攝於蘇澳新-永樂間,蘇花改蘇澳東澳段

這輩子可能不會去的武塔站

這輩子可能不會去的武塔站

崇德-新城站間,台9線太魯閣大橋

崇德-新城站間,台9線太魯閣大橋

臺北捷運同名不同地站2-景美,在新城和北埔之間

臺北捷運同名不同地站2-景美,在新城和北埔之間

花蓮

花蓮站外面的薑母鴨(?)

花蓮站外面的薑母鴨(?)

到這裡才真的有哇我真的在環島的感覺。北迴線跟臺東線的車次很少,因此花蓮要停留一小時十八分鐘,也順便在這裡吃午餐。

問了一個花蓮的同學並推薦給我這間餐廳,整體風格有點像春水堂,距離花蓮車站步行大概十分鐘的距離,但是正中午走過去還是挺熱的。

豬排飯(有點忘記確切名稱),不過應該點別的,因為下一餐是排骨便當

豬排飯(有點忘記確切名稱),不過應該點別的,因為下一餐是排骨便當

才發現餐點其實會等有點久,中間甚至去買充電線但是買了發現還是用不了。這一餐沒多少時間享受就趕回去車站充電了。

順帶一提,花蓮車站的飲水機沒冰水就算了,溫水給我快40度…

花蓮-臺東 4534次

4534次(花蓮-臺東),EMU500

4534次(花蓮-臺東),EMU500

這段我覺得是本次旅途中的重點。其實花蓮臺東段很少有機會搭到,這輩子只有印象搭到兩次,一次是搭夜車根本沒辦法看風景,另一次是普悠瑪壽豐搭到臺東,但其實沒什麼機會享受風景。透個這次環島總算能飽覽縱谷風光。

臺東線大部分區間車其實都沒有走全程,多以玉里做為起終點,因此原本我也希望能在玉里停留順道觀光,不過車次銜接下不太可行。

在花蓮進站時我拿著TRPass學生版還被問要搭哪一班,畢竟那個時候時刻表十班車好像就一班能搭,其他都是自強號。

這邊也順道紀錄了一些東線小站。

榮,立直一發平和,其實這站才是離東華大學校門口最近的站,但志學站熱鬧多了

榮,立直一發平和,其實這站才是離東華大學校門口最近的站,但志學站熱鬧多了

用站名假裝自己在日本

用站名假裝自己在日本

在富源站交會423次(新左營-(東線)-樹林)

玉里站南客城大橋旁,台鐵局徽的稻田

玉里站南客城大橋旁,台鐵局徽的稻田

經過整個花蓮縣大概花了五個小時,有夠長。

關山(里壠)站舊站房

關山(里壠)站舊站房

台鐵最隱密車站之一的山里,北迴通車後東拓時鹿野至臺東捨棄行經初鹿台地的舊線改走遠離人煙的卑南溪畔,因為交會需求才設此站,據說站內有不少貓

台鐵最隱密車站之一的山里,北迴通車後東拓時鹿野至臺東捨棄行經初鹿台地的舊線改走遠離人煙的卑南溪畔,因為交會需求才設此站,據說站內有不少貓

臺東

逆光的臺東車站

逆光的臺東車站

來臺東車站好幾次了,但都覺得這附近真的不像大車站附近該有的樣子。

簡單說一下歷史:

最初日本人蓋的鐵路是有進市區的,原本的臺東車站在今天鐵花村的位置,現在改建成臺東轉運站。不過當時軌距是762mm,北迴鐵路通車後,列車有直通西部的需求因此拓寬軌距為1067mm(簡稱東拓),工程也包含上面提到的鹿野臺東改線,現在的臺東車站時稱卑南車站,後來南迴鐵路因為舊臺東車站不方便延伸便直接由卑南車站延伸,並將卑南車站改稱臺東新站,臺東新站到舊臺東站變成盲腸線,後來又因政治因素廢除,臺東新站改稱臺東站至今。詳細的討論可以參考這裡

花蓮市跟臺東市帳面上人口差不多,都在十萬人上下,但花蓮市區範圍包含了旁邊的新城鄉和吉安鄉,總人口接近二十萬,加上觀光效應,熱鬧程度跟西部比大概跟屏東市、彰化市甚至嘉義市相近,東拓時同樣廢除在今天東大門夜市旁的舊站,但新站離市區不算遠因此影響不大。

臺東市區範圍遠小於行政區範圍,跟西部比大概是苗栗市、南投市、斗六市等級,原本期待用新站帶動城市發展,但是因為距離市區太遠加上人口外移,因此至今附近仍荒涼。

反正附近其實也沒什麼吃的,於是就去買台鐵便當順便支持台鐵本業,並準備在接下來的車上吃。到窗口發現80元的賣完了只好去買100元的,之後繼續充電。

臺東-枋寮 3038次

便當本人,用這張圖代表3038次(臺東-新左營),EMU900

便當本人,用這張圖代表3038次(臺東-新左營),EMU900

這段又進到太平洋海景段了,只搭到枋寮的原因是枋寮-潮州沒有站站停過所以決定在枋寮換下一班,車上挺空的,用EMU900根本在載空氣。

太麻里的「櫻木花道平交道」,我是覺得差很多啦

太麻里的「櫻木花道平交道」,我是覺得差很多啦

金崙段南迴改「最美高架橋」,是覺得挺醜得但這段的功能性比較重要

金崙段南迴改「最美高架橋」,是覺得挺醜得但這段的功能性比較重要

多良附近的海景影片

不辦客的枋野站,是三等站不是號誌站,網路上不少人寫錯

不辦客的枋野站,是三等站不是號誌站,網路上不少人寫錯

接著是一天只有南下北上各兩班車的南迴三小站,看到這才覺得終於回到西部了。

一天只會顯示一次的稀有照片

一天只會顯示一次的稀有照片

在獅子鄉的枋山站,距離大武30.2公里,遠處是台灣海峽

在獅子鄉的枋山站,距離大武30.2公里,遠處是台灣海峽

日落,枋山-內獅間

日落,枋山-內獅間

在枋山鄉的內獅站(拍得很糊敬請見諒),每天進出平均不到一人的全台灣最小站

在枋山鄉的內獅站(拍得很糊敬請見諒),每天進出平均不到一人的全台灣最小站

明明站場很大,交會待避列車多但還是只停4班車的加祿站

明明站場很大,交會待避列車多但還是只停4班車的加祿站

枋寮

枋寮站,注意站內的椅子都是蓮霧

枋寮站,注意站內的椅子都是蓮霧

原本規劃在這站買晚餐,但後來怕時間不夠所以就沒有了。

枋寮-潮州 3338次

3338次(枋寮-潮州),8輛EMU500

3338次(枋寮-潮州),8輛EMU500

這班開在3038後面,因此沒有什麼人。到這裡已經是晚上了紀錄站牌記錄得有點失敗。

少數記錄成功的佳冬站

少數記錄成功的佳冬站

潮州-新左營 3272次

3272次(潮州-彰化),8輛EMU500

3272次(潮州-彰化),8輛EMU500

不知道為什麼原本沒看到這班車次,原本是排更晚的車回去,但後來發現對面有一班可以回去的車所以接上了這班車,至於這段都沒有拍,是因為晚上了,這段經過數次(尤其是鳳山-新左營),加上手機快沒電了。

新左營

跑到新左營蓋了車站章,蓋完忘記塞回去售票亭裡面結果鐵捲門就這樣掉下來壓到印台。

第一天總結

最後搭捷運跑到高雄的親戚家住,也算是省下住宿費。隔天很早就要起床了所以挺早就得休息。

接續:2023區間車環島遊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