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
2023區間車環島遊記(下)
上一篇:2023區間車環島遊記(上)
這篇是第二天(6/21),搭的車次如下:
起站 | 發車時間 | 車次 | 終站 | 抵達時間 |
---|---|---|---|---|
新左營 | 07:31 | 1006 | 彰化 | 10:13 |
彰化 | 11:58 | 2532(海線) | 竹南 | 13:43 |
竹南 | 14:02 | 2184 | 新竹 | 14:20 |
新竹 | 14:29 | 1744 | 六家 | 14:48 |
六家 | 15:29 | 1745 | 竹中 | 15:34 |
竹中 | 15:52 | 1826 | 內灣 | 16:34 |
內灣 | 16:47 | 1831 | 新竹 | 17:43 |
新竹 | 20:02 | 1038 | 臺北 | 21:32 |
第二天啟程
早上大概六點就起床,搭七點半新左營出發的1006次
新左營-彰化 1006次

1006次(潮州-七堵(海線)),EMU900
台鐵為了簡化車種將莒光號大幅度減班,便出現了替駛莒光號的超長區間快,也因此這種車都經海線,因為原莒光號也幾乎都經海線。
其實可以直接搭這班回臺北,甚至也滿足了我想去海線的想法,但主要是海線沒有站站停加上我想去點其他地方而作罷。
另外這段之前有搭區間車過了所以才特別選區間快,也沒有另外拍照。
彰化

彰化車站
到彰化找了兩位住彰化的朋友,吃了肉圓跟剉冰。

皮是炸的肉圓

剉冰(月見冰)
在彰化停留一小時四十五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吃完這兩間時間就差不多了,也沒時間去看扇型車庫。
彰化-竹南(海線)

1006次(彰化-竹南(海線)),EMU500
這次旅程也是順便把所有的台鐵路線都踏遍,但有兩段沒有經過,集集線和成追線。
前者沒有進去的原因是因為集集線的集集到車埕段目前中斷重建中,最近的消息是至少要2025年底才能通,遙遙無期。
而這次要進成追線加上海線也要的話必須要搭彰化-成功-追分-彰化-海線-竹南或彰化-追分-成功-彰化-海線-竹南,尤其成追線跟海線的班次少,要這樣玩折返會浪費非常多時間也沒必要,因此成追線之後再說。
另外其實大部分純海線的區間車都是彰化=新竹,到竹南是特例,不過之所以選這班跟後面的車次有關。
海線有五座車站的建築都還保留木造風格,被稱為海線五寶。

追分車站,沒有停下來買追分成功車票有些可惜

日南車站,明明在大安溪以北卻劃給臺中市大甲區而非苗栗縣苑裡鎮

新埔車站,沒拍到木造站房用這張代替

大山車站

談文車站
竹南

竹南車站及往山海線分歧處的眾多股道
因為班次問題意外能在竹南站停留,竹南跟頭份因為竹科的關係成為苗栗縣少數人口成長的區域。其實竹南頭份跟新竹關係較密切而與苗栗縣境內其他地區關係較遠,但如果就這樣劃給新竹縣或新竹市的話苗栗的財政會比現在更慘。
竹南-新竹 2184次

2184次(嘉義-北湖(山線)),EMU700,及要追越它的新自強120次(潮州-七堵(海線))
這段之前也經過過了,故沒有特別紀錄
新竹-六家 1744次

1744次(新竹-六家),EMU600
這裡是這幾天轉乘上最趕的地方,還要換月台,但也還好。曾經有想過到北新竹再換後來還是決定在新竹換。
先解釋一下內灣六家線,營運模式主要是新竹-六家和竹中-內灣,也會有極少數的新竹-內灣及新竹-竹東的車。原本沒有竹中-六家,但是為了接駁高鐵才闢建竹中-六家段,增設北新竹、千甲、新莊等站,並使新竹-六家是全面電氣化,竹中-內灣則仍是非電氣化。

內灣六家線示意圖

新莊車站,記得某年看到記者又抄PTT討論竹科通勤的時候有網友寫「我都從新莊站下車」加註變成「我都從台北捷運新莊站下車」,???

竹中-六家間,左為新竹市東區科學園區附近的住宅,右為新竹縣竹北市的住宅,中間這塊屬於新竹市東區跟新竹縣竹東鎮的…田???
六家

台鐵六家站與高鐵新竹站的轉乘天橋
六家站旁邊就是高鐵新竹站,目前與高鐵桃園站是少數新設高鐵站附近發展好的。
六家站的附近的地名是隘口,不過因為複雜的歷史因素這站才叫六家。不過臺鐵六家站沒有被包覆,出站的樓梯也少,使得下車時很擠,又沒開冷氣超級熱,所以中間等待時間跑去高鐵站裡面吹冷氣,然後還是繼續幫手機充電(X
沒有直接搭原班車返回竹中的主因是如果直接搭回去等內灣線的車會等太久,乾脆順便逛逛周圍。
六家-竹中 1745次

1745次(六家-新竹),EMU600,六家線/內灣線高架車站都有注意強風的標誌
竹中-內灣 1826次

1826次(竹中-內灣),DMU1000,還有意義不明的吉祥物
竹中車站跟新竹高中沒有任何關係。另外本站是一島式一側式月台,1A是內灣線專用。原本以為從內灣回來要在竹中折返的車會一直停著,但實際上是要發車前才進站。

台鐵所有支線的最大站-竹東

因為要湊榮華富貴被改名的南河車站
內灣-新竹 1831次

1831次(內灣-新竹),DMU1000,這個車型的好處是可以前方展望,不過限逆行方向
當時安排車次看到了這班平日限定不用在竹中換車開完整段內灣線的車次就依照這班安排車次。另外也想說內灣老街來過好幾次,平日也沒什麼開就去買了一支香腸吃就走了。原本還想找擂茶但一堆店都沒開。
新竹

新竹車站是少數日治時期站房仍在使用的大站
在這邊找了住新竹的同學,剛好再加上幾個同學當天從台北下來。先去城隍廟吃了晚餐後又去巨城繞了繞。
不過這裡沒有拍到照就是。
新竹-臺北 1038次

1038次(潮州-七堵(海線)),EMU900
同樣新竹臺北段在上次也站站停過了,所以沒有特別紀錄。而這班區間快也是前莒光號改的。
後記

印章蒐集,不過漏了蠻多站(ex:花蓮),然後在竹南站多蓋了談文
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了原點。然後這篇拖稿大概兩個月了吧笑死。